编辑:admin 浏览: Times 日期:2012-12-02
党的十八大强调,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。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进步,而工业气体如同水电一样,被称作是工业的“血液”,无论是在冶金、石化、化工行业,还是在电子、医疗和食品行业,只要生产继续,工业气体的使用就不能间断。因此,中国工业气体更将迎来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,未来10年内仍将以两位数的年均增速继续向前发展。曾有机构预计,中国工业气体市场产值将从2010年的600亿元,增至2016年的1200亿元。
十八大报告要求各行业发展不但要“快”,更要“好”。在十八大报告中,生态文明首次被单篇论述;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、循环发展、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等被着重强调,表明了我们的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心。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,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方向、发展方式和发展重点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框架。
经过60多年的发展,中国工业气体工业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。但企业规模小而散、高端技术及设备缺乏、安全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却一直是民族气体工业的软肋。贯彻十八大精神,为将来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气体强国积蓄力量,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将从增强创新能力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和打造民族企业排头兵等几个方面制定战略,推动行业健康、绿色、快速发展,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。
技术创新层面,应以关键技术研究、核心设备国产化为攻关重点。目前,我国有些气体产品质量已经不输于国外产品,且生产成本更低,有的气体甚至被国外公司购买后再贴牌出售,像这样的产品以后可以加快拓展市场的步伐。而像电子气、标准气等领域部分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,则应加强技术研究和加快产业化以替代进口。
在空分设备方面,我国部分静设备的生产水平已经可以媲美国外,但配套的压缩机等动设备跟国外还有较大差距,未来将适时成立中国空分共性技术协同创新联盟,开展空分设备制造共性技术攻关,加快8万及以上等级大型空分设备的国产化。
更为重要的是,与国外相比,气体应用技术研究是中国气体行业的薄弱环节,绝大多数企业总是守着既有的应用领域,不做新的尝试,甚至有时候要下游用户倒找上门。未来需要在此方面下大力气,拓展更多用于食品行业、环保行业、气体能源等的新技术、新产品。
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层面,可从3个方面入手。一是加大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利用。近两年,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,企业对二氧化碳回收的积极性很高,导致二氧化碳供大于求。未来中国气协将积极推动二氧化碳在三次采油、生产化学品和可降解塑料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及应用。二是加大焦炉煤气、兰炭排放气等工业排放气回收和利用,目前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已经列入了今年《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、工艺和设备名录(第一批)》。三是推动液化天然气车船的应用,以降低PM2.5,为建设美丽中国献力。
在打造民族企业排头兵层面,中国气体行业还没有自己的拳头企业,难以集中优势力量与国外跨国气体公司形成有效竞争。未来将通过兼并重组以及与投资公司、基金机构合作的方式加以推进;鼓励企业向上下游延伸,实现气体、设备销售一体化,设备、气体供应一体化;像大型钢铁集团这种拥有多个气体公司(或厂)的企业,则建议组建独立的气体公司或集团,从而实现统一运营,避免内部竞争。
整体来说,要力争“十二五”期间,组建2~3个年销售收入在50亿~300亿元的大型气体航母,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在10亿~30亿元的联合舰队,争取“十二五”末培育出多家上市企业。
![]() |
电话: 13316620419 |
![]() |
传真: 0769-83111645 |
![]() |
邮箱: dglsy98@163.com |
![]() |
地址: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犀牛坡工业区 |